要闻动态
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“一场一评”第四场召开
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“一场一评”第四场
8月12日上午,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“一场一评”第四场评论研讨活动在邯郸市希尔顿欢朋酒店会议厅召开。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张帆,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,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陈迎宪,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、泉州木偶剧团原团长王景贤,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,中国文化报特别报道部主任刘淼等6名专家,冀南皮影戏《孟津关》等5部作品的主创代表、创作人才研修班学员共60余人参加活动。研讨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夏冰原主持,主创人员依次介绍了作品的创作演出情况,随后专家进行了逐一点评。
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张帆
专家们一致认为环县道情皮影《新沉香救母》和冀南皮影戏《孟津关》这两部戏都在讲述古老的题材,也体现出了地地道道的乡音和乡情。《新沉香救母》的演员是民间老艺人,他们把中国历史上最深厚的民族生存的艺术、信仰、动力,通过如泣如诉的音乐唱腔为我们保留住了。其作品虽然讲求新,但是“新意”并不明显,大段唱相对来说也比较单调,因为时长过短,并没有把沉香的故事完整叙述,每个片段只讲了一点,情节展开不足。冀南皮影目前看来仍是非常原生态的艺术,从中能感受到传统皮影的魅力,也能感受到演员们对于皮影艺术的热爱和投入,地域性色彩非常浓厚,但是从戏剧观念出发应该吸纳更多先进的艺术元素,向话剧和戏曲或者影视学习,在发挥原有叙事技法的基础上加入新的东西。
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
唐山皮影戏《小英雄雨来》讲的是耳熟能详的故事,皮影艺术跟戏曲相比起来人才短缺,难得在唐山还有艺术院校在为皮影戏培养专业人才,这帮年轻演员们也表演出来了童真童趣。专家们认为该作品无论从剧情、唱腔还是表演队伍都看到了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在新时代的发展,以及皮影艺术的未来。总体来说,该戏可以从编导方面再加强,在现在的特色上加入一些诗意和情趣,将技巧融入到人物里,塑造立体化的人物,以及思考如何更流畅的转换和过渡场景。河北两个皮影戏一在开头一在结尾,开头的是唐山,结尾的是冀南;一新一旧,新的是抗日题材,旧的是武王伐纣。从一前一后、一新一旧这两个角度看到了河北皮影艺术的延伸发展,既有很新的,又有很传统的,既有抗战的题材又有古老的历史故事。
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陈迎宪
专家们表示,哈尔滨的皮影是中国皮影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流派,有着龙江皮影的美誉。《星火之光——罗盛教》的宗旨立意有一定的高度,也有较高演出质量,能够把观众拉入往昔回忆里,把东北雪地儿童的欢乐和游戏呈现在其中是特别有地域特色的表达。但同时也建议主创们从艺术的角度重新来捋一下这个故事,同时将戏剧动机和行为逻辑合理化,避免拖沓段落,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,注意融合度。
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、泉州木偶剧团原团长王景贤
专家们指出民营院团出于生存压力,多演传统戏,但海宁皮影戏《少年蒋百里》不仅演了现代戏,而且演得很出色,可以看出团队具有非常好的创作意识。从整体来看,该作品故事叙述层面有点平铺直叙,缺乏细节刻画,可以专注于一两个故事然后将其拓展。舞台调度也需要思考后加以调整。
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
中国文化报特别报道部主任刘淼
这五个作品代表了皮影艺术的历史长卷,南北方皮影各具鲜明的地域特色,题材各不相同,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不同,有的可能是技艺上的,有的是唱腔上的,都具备不同优势。当然这些作品也面临着各种的问题,各参演单位都表示将吸收专家们提的意见和建议,对作品进行修改提高,更好推动皮影艺术的传承发展。
参演单位代表
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于2024年8月8日顺利开幕,将于8月16日闭幕。作为展演的重要内容,“一场一评”以研讨会形式于每场演出结束的当晚或第二天上午举办,旨在发挥艺术理论、评论指导作用,由专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建言献策,帮助剧(节)目不断打磨提升,同时促进曲艺、木偶、皮影艺术创作主体开展交流互动,进而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发展。
(来源: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撰稿:李曈 高源 审核:夏冰原)